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首页 课程

全部课程> 华为路由交换技术

华为路由交换技术

来源:广州松田职业学院

  • 2023-01-01  -  2024-01-01 48课时(建议每周学习6小时)
  • 《计算机网络基础》
  • 自主模式

已有347人报名学习

  • 课程概览
  • 授课讲师
  • 课程大纲
  • 课程概览
  • 授课讲师
  • 课程大纲

本课程主要讲授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组成原理、基本功能实现原理、高级功能实现原理,在局域网和广域网环境工作环境中的路由和交换技术,路由器与交换机在特定拓扑环境下的实现常规网络应用的配置和调试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从事网络管理和设计、网络安装维护以及取得网络工程师认证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概览
1.课程性质和功能定位
1.1 课程性质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程,为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课程总学分为 3 学分,总学时为 48 学时,在第三学期开设。

课程价值:学生初步掌握网络安全设备配置、设备在具体项目中的综合应用与管理,使学生能分析项目总体方案、网络安全规划,完成网络安全设备配置和部署。

1.2 课程功能定位

《华为路由交换技术》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结合的应用性课程。该课程旨在培养信息化建设中急需的网络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和网络安全工程师等等,着重培养学生对华为路由器和交换机的理解和掌握,让学生能够掌握华为路由交换产品的基本架构、原理和特点,了解华为路由交换产品的配置和管理方法,学习如何设计、建立和管理企业网络系统,以及解决相关的网络问题和故障。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收获实用的技能和知识,能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这门课程还可以为想要获得相关行业认证的学生提供必要的知识和技能准备。
                           课程功能定位分析

 

1.3.课程设计思路

该课程是一门必修的专业理论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一门工学结合优质课程,符合市场对高职网络人才的需求特点。通过对多家IT企业的走访,了解到自学能力、动手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是现代企业对人才的共同要求。因而将培养具有这些能力的学生作为课程目标,把对这些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平常的授课过程中。对学生主要注重项目分析,拓扑设计以及设备操作技巧和方法的培养,为进一步培养网络项目工程综合开发和应用能力作准备。

(1) 基于工作过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在课程的讲授过程中以“项目引导、任务驱动”的行动导向模式进行教学设计。整个课程以 6 个项目为载体,每个项目以由项目分解的各任务为驱动来完成,每个任务按照:“任务描述→任务准备→任务分析→任务实施→任务小结→效果评价”六步法来完成,把相关知识点自然地嵌入项目中,目的是使得学生在动手完成项目的同时学习知识。

(2) 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

通过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课程思路体现职业岗位的能力要求,使专业核心课程与职业岗位能力紧密对应。让企业参与到专业建设及课程设置的各个环节中,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为此围绕实验、实训、实习环节建立了完善的实训体系。充分利用学校、企业及社会各自的办学资源,主动与行业、企业联系,加强校企合作,形成学校、行业、企业互动,共同合作参与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加强校外紧密型实训基地建设。


2.课程目标与内容

2.1 课程总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熟练掌握路由基础的内容;

②熟练掌握RIP路由信息协议的基本内容;

③熟练掌握OSPF开放路径最短优先路由协议的内容;

④熟练掌握路由重分发的内容;

⑤熟练掌握路由策略的内容;

 

(2)能力目标

①掌握课程中所介绍的有关的网络基本术语、定义和功能,掌握相关操作的要求和技巧,掌握主流技术的使用方法,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应能较熟练地应用这些技术元素。

②能够对解决同一问题的不同方法进行区别与总结。

③对最新网络设计技术和路由器交换机的性能发展有所了解。

 

(3)素质目标

①通过理论实践一体化课堂学习,使学生获得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使学生具备必要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资料收集整理能力制定、技术学习和迁移能力、实施工作计划和自我学习的能力。

②通过该课程各项实践技能的训练,使学生经历基本的工程技术工作过程,形成尊重科学、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服务未来的科学态度。  

③在教学实训过程中注重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勤思考,勤总结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技术创新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掌握基本的思考与设计的方法,在未来的工作中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2 职业技能证书考核要求

华为认证:华为路由交换工程师(HCIA、HCIP、HCIE)

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CCNA)、网络高级工程师(CCNP)、互联网专家(CCIE)

软考:网络管理员(初级)、网络工程师(中级)、网络规划设计师(高级)

授课讲师

唐福梅

唐福梅,1996年11月出生,2022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技术专业。2022年获硕士学历学位,讲师职称。从事计算机网络基础、Linux操作系统与管理、云计算部署等课程教学工作;公开发表核心期刊论文1篇,获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主持校重点课题1项;指导学生参加省国家级技能竞赛,获省级奖项1次。

课程大纲
  • 第1章网络基础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网络简介
  •     第3节数据通信概述
  •     第4节网络设备与传输介质
  • 第2章OSI与TCP/IP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网络协议概念
  •     第3节OSI参考模型
  •     第4节TCP/IP协议族
  • 第3章子网划分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IP地址
  •     第3节子网划分
  • 第4章以太网交换技术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MAC地址
  •     第3节以太网帧结构
  •     第4节交换原理
  •     第5节常用配置命令解析
  •     第6节实训1 交换机的基本配置
  • 第5章STP技术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二层环路的危害
  •     第3节STP的原理
  •     第4节STP的端口状态
  •     第5节STP配置命令解析
  •     第6节实训2 STP的配置
  • 第6章VLAN技术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VLAN的概念
  •     第3节VLAN的划分
  •     第4节VLAN的端口
  •     第5节VLAN配置命令解析
  •     第6节实训3 VLAN的配置
  • 第7章路由认知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数据的转发
  •     第3节路由和路由器
  •     第4节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第5节路由的分类
  •     第6节实训4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 第8章VLAN间路由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普通路由
  •     第3节单臂路由
  •     第4节三层交换
  •     第5节实训5 单臂路由的配置
  •     第6节实训6 三层交换的配置
  • 第9章RIP协议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RIP概述
  •     第3节RIP路由表的建立与更新
  •     第4节RIP的环路与防环方法
  •     第5节RIP的基础配置
  •     第6节实训7 RIP的配置
  •     第7节实训8 RIP路由汇总的配置
  • 第10章OSPF协议的实现
  •     第1节本章导读
  •     第2节OSPF原理
  •     第3节OSPF单区域的配置
  •     第4节OSPF区域划分
  •     第5节OSPF多区域的配置
  •     第6节实训9 OSPF单区域的配置
  •     第7节实训10 OSPF多区域的配置
节数上课时间星期一 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 星期五星期六星期天
第1节08:00 - 08:40
第2节09:00 - 09:40
第3节10:00 - 10:40
第4节11:00 - 11:40
第5节14:00 - 14:40
第6节15:00 - 15:40
第7节16:00 - 16:40
第8节17:00 - 17:40
天数上课日期上课时间内容
相关课件
  • pdf

    1.4.3 双绞线简介

    大小:805.06KB

    2023-05-24

  • pdf

    1.4.1 网络拓扑结构

    大小:588.16KB

    2023-05-24

  • pdf

    1.3.2 数据的交换方式

    大小:1.94MB

    2023-05-24

  • pdf

    1.3.1 数据通信的概念

    大小:742.34KB

    2023-05-24

  • pdf

    1.2.2 网络的概念

    大小:829.8KB

    2023-05-24

  • pdf

    1.2.1 网络的概念

    大小:737.75KB

    2023-05-24